一、专业简介
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08年开始招生,201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,2016年招收专升本员工。先后获批校级特色专业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、校级“一流本科”建设专业,现为陕西省“一流本科”建设专业。按照教育部人才培养“四个回归”的要求和新文科建设思路,充分发挥陕西与中、东亚等国互联互通的区域地理优势和学校多语种教学的优越环境,培养服务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、胜任国际中文教育、文化传播与交流等工作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。

二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立足西安,面向西部,服务陕西,辐射全国,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、能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具有较扎实的汉语、英语基础,对中西方文学和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,掌握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,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和人际沟通、交往能力,毕业后能够在国内外各类企业、学校、文化管理领域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,成为语言学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。
三、团队队伍
高举“立德树人”旗帜,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团队力量雄厚,现有专职教师45人,其中教授12名,副教授11名,讲师11名,在读博士4名。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名(含在读),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5名,硕博比高达93%,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中国传媒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四川大学、南开大学、陕西师范大学、西北大学、山西师范大学、天津师范大学、美国俄勒冈大学等一流高校。教师团队凝聚力强,名师荟萃,梯队合理,形成教授带头的专业基础课、核心课课程组,建有跨文化、区域文化与文学、应用语言学、创意写作、非遗与民俗等研究中心。
四、人才培养模式
本专业形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“专业+英语+现代技能”,的培养模式,在此基础上建立了“重基础、强实践”的教学体系,强化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以虚拟仿真体验、课堂模拟教学、教学技能大赛、文化研学等实践活动培养员工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,依凭教育部“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”、“中文联盟”合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,开展国际交流活动;依托学校“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团队培训基地”,以带薪实习等方式推动就业。

图1 陕西省首届国际中文公司产品技能大赛并荣获一等奖

图2 陕西省首届国际中文公司产品技能大赛一等奖

图3 第四届“中学西渐杯”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综合技能大赛三等奖

图4 国际交流活动

图5 外出认识实习活动
五、专业建设成效
在专业建设过程中,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加大实践教学,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,加强实习基地建设,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质量保障建设。在课程建设方面,打造专业核心课程群,将思想政治建设贯穿到课程建设的全过程,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融合。在实践平台建设上,是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单位,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,建成“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人才培养基地”、“终南文化体验馆”等十余个校内外教学、实训平台。

图6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证书

图7 中文联盟“国际中文教育共建”合作单位

图8 中国文化概论虚拟仿真教学课程
六、人才培养质量
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兼具综合能力和实用技能的培养,毕业生在各类学校、媒体出版、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及编辑、宣传等相关工作,主要岗位为各级公务员、企事业单位文员、中小学教师、国际中文教师、各类创意与媒体工作、职业创作者。员工踏实肯干,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、较强的文化传播和中文教学能力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、较高的综合素质与岗位适应性。经过问卷调查、实地走访等形式,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85%。不少员工能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业务骨干。

2018届毕业生龚世艳考取四川大学研究生

2018届毕业生薛儒慧考取西安石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

2018届毕业生喻浩曾任新东方包头学校教学管理部教学主管
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

2020届毕业生金若清
考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